渝北迎新消费季九大亮点活动“点燃”烟火气!******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闫仪)九大消费活动精彩来袭!今(11)日,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透露,渝北区将于2023年1-2月以“暖心购·迎新春”为主题,举办“2023渝北迎新消费季”活动,让市民朋友在感受浓浓新春节日气氛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本次活动共设置了九大主题活动,包括“爱尚重庆·趣购年货”渝北嘉年华、网上年货节、商圈联动大促销、消费帮扶年货巡展、全球优质商品采购与展销会、“两地畅玩”GO双城、渝货进友城、暖心年夜饭、文旅惠民消费季等,不仅设置了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还最大限度给出各种优惠福利折扣。
周五至周日,“爱尚重庆·趣购年货”渝北嘉年华将在新光里能量广场正式启动。届时,将展示展销渝北、云阳、双流三地名特产品、休闲娱乐、文创产品;还将举办迎春宴席展,活动现场展示渝北知名餐饮品牌宴席佳肴,市民预订宴席享受折上折优惠;现场还将开展迎新春、送春联活动。
2023年1月,消费帮扶年货巡展将在统景、洛碛、茨竹、兴隆等11镇有序进行。展会依托乡镇邮政网点,将推出米面粮油、年货、酒水、特色食品等暖心年货包、年货大礼包;重点人口密集村镇组织开展乡村文化艺术展演,举办“渝北消费帮扶年货市集”展示展销,组织生活用品下乡、消费服务下乡、文化娱乐下乡,让乡村居民过个暖心年,营造年味浓郁的节日消费氛围。
1月13日-15日,2月3日-5日,渝北&双流、广安,将在双流区城南优品道广场、广安市吾悦广场,联合举办“渝你同购·好事成双”新春闹双城,以及“渝见广货”广安特色产品展销活动。现场将搭建渝北特产馆,组织渝北名特产品、餐饮美食、休闲旅游、文创产品参会参展,组织达人或商家直播推广渝北重点商贸企业的优品精品,助力渝北、双流、广安三地产品“走出去”“引进来”。
此外,网上年货节、暖心年夜饭将主攻线上渠道,联动饿了么、美团、大众点评、唯品会、载禾等电商平台,开展年货满减补贴、限时秒杀、“渝北年夜饭热门榜单”评选等活动,实现潮品年货直达直送。全球优质商品采购与展销会、商圈联动大促销、“两地畅玩”GO双城、文旅惠民消费季主攻线下游玩,发动嘉州、两路空港、中央公园等重点商圈,支持鼓励爱融荟城、SM广场、桃源天地等13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加力满减、加赠、打折、促销;同时,各文化场馆、旅游景区也将同步推出非遗赶集、景区酒店惠民消费、美丽乡村摄影展、文艺演出等。
“2023渝北迎新消费季,将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让利、全民参与,用九大活动展特色、聚人气、激活力,全面推介渝北区优质消费内容,真正让群众得实惠、商家得利益、消费快升温,推动渝北市场全面复苏。”渝北区商务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说。
国家文创实验区“云园区”建设正式启动******
本报讯(记者李琤)1月9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发展论坛在京举办。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文化创新 文化赋能城市发展”为主题,围绕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主题,聚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规划建设,探讨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与实践探索,深入推进文化产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国家文创实验区“云园区”(以下简称“云园区”)建设正式启动。“这是文创实验区在文化产业数字化及文化产业服务数字化创新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希望建设一个文化产业要素聚集、服务链条路径创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的‘云园区’,构建全方位数字服务体系,将其打造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中文化产业数据管理服务体系的‘样板工程’。”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云园区”蓝图将打造“一个云服务中心+N个数字服务模块”数字化治理模式,其中“一个云服务中心”即以实验区“云园区”平台为统一官方入口,搭建一站式服务门户;“N个数字服务模块”包括文化政策服务、文化金融服务、文化版权服务、数字园区推介、创新创业支持、文化人才交流、产业协同发展、文化大数据应用、云网资源及企业权益等模块。“云园区”由国家文创实验区牵头谋划,以“聚集文化产业发展要素、打通多元服务链路、全服务场景数字化应用”为建设根本,以“精准匹配文化产业供需资源、高效提升文化产业数字服务生态价值、建立真实可信的文化产业数据流通环境”为核心,依托基于“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下的高速网络、智能云与边缘计算模式,通过大数据、物联网、VR/AR等技术以及元宇宙等展现方式,推动“云园区”与实体园区及各类文化场景、服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同时通过高速率的网络资源、高可靠的云服务资源、融合多样的园区应用,助力文创企业数智化转型,加速推进数字服务与线下服务的协同发展。“云园区”主要服务政府、园区、企业和白领四类群体端口,其中重点聚焦对国家文创实验区内文化企业的服务。
未来,“云园区”将引导百家文化专业服务机构、千个线下文化公共空间、万家驻区文化企业在“云端”集聚,推动文化企业要素“云端”汇集、公共政策服务触手可得、线下文化空间一键预约、文化企业协同智能精准、数字文化发展提质增效,探索智慧文创园区建设的新模式、产业集群效应拓展延伸的新方式、公共管理服务的新范式。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